Pages

Thursday, September 30, 2010

友情有情,知音相惜


在慶祝蕭邦與舒曼的兩百週年誕辰,知名鋼琴家辛幸純教授受新逸藝術之邀,將於9月29日及10月3日分別在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演藝廳及台北國家音樂廳為樂迷帶來「知音情誼」音樂會。期望用音樂會來回顧大師們的情誼,以及表達對另一位藝術家的敬重。



音樂會中主題圍繞於知音相惜,兩位同齡的大師將自己的作品致獻給對方(敘事曲與「克萊斯勒魂」),舒曼更是以樂評的身份不遺餘力的將當時來自偏遠國度的年輕蕭邦(莫札特主題變奏)引薦給世人。辛幸純教授表示,感慨人生中對於許多事物的執著,對音樂的執著,對藝術的執著,而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又有多少人知道友情的珍貴、偉大與不朽。






辛幸純教授以抒情彈奏的風格聞名,演奏足跡遍及歐美,他飛揚的說:「音樂家也要知音,就如蕭邦在舒曼那兒找到知音,他倆也曾經花一天的時間互相彈給彼此自己最新的創作,幾年後互贈了作品;就如我也希望藉著紀念兩位大師兩百週年的音樂會,找到更多知音,為蕭邦與舒曼的境界痴迷」。因此在音樂會曲目上,特別挑選了可以代表這場音樂會主題的作品。



(知名鋼琴家-辛幸純教授)

另外,有感於作為一個音樂演奏家身兼教育家,希望可以將音樂的種子放在年輕的沃土裡,培育出小小的知音幼苗。於是有位辛幸純教授的知音出資,邀請偏遠地區的國小(台北縣雙溪鄉杆林國小)學童坐遊覽車至國家音樂廳聆聽這場一生的第一場音樂會。

Friday, September 24, 2010

如果《東方夜譚》--俠義再現--


首演於2008年,當年現場座無虛席,甚至連演員們的親友團都不得其門而入。在歷時兩年,獲得了司馬中原的首肯授權下,【如果兒童劇團】的第十六口大戲《東方夜譚》,將於24日起在台北社教館城市舞台,重新再現由司馬中原短篇作品改編的中國俠義故事。除了原班人馬湯志偉擔任劇中說書人一角,亦有林俊逸、凱爾、王鏡冠和韋以丞同台飆戲。


 






《東方夜譚》由湯志偉扮演的說書人司馬亮貫穿全場,劇中膽小怕事的司馬亮聽聞鄰家傳來陣陣家暴聲,面臨不知是否該伸出援手的兩難。藉由回憶兒時外婆說過的三則俠義故事,主人翁的心境開始轉變。



在場景呈現上,舞台設計黎仕祺在舞台中央與兩側觀眾席立起大屏幕,配合多媒體設計范宜善的互動式投影,讓觀眾彷彿置身於臥虎藏龍那片竹林之中。因為劇情上的需要,演員們還必須特別接受武術指導孫元城的「調教」,練得一身武藝高強的架勢。



編導趙自強表示,希望藉由現代與故事場景虛實交錯的手法,點出現實社會中逐漸式微的正義與助人精神。「打開電視每天都是壞消息,我希望這次演出可以讓觀眾有機會再次品味好故事」。 也讓總是「洋味」十足的兒童舞台劇,不再只是王子與公主的故事。



演員林俊逸表示,經過兩年的沉澱,不管是導演或演員,對於劇本都有更深沉更新的詮釋,這次的演出絕對不同於當年。媒體觀察家陳安儀認為,《東方夜譚》不論在佈景、道具、服裝、劇本,都是她看過的兒童劇中,最有誠意的一齣戲。

 

【如果兒童劇團】希望藉由《東方夜譚》的演出,讓孩子可以認識屬於自己的故事,同時希望這些傳奇人物的故事精神,能夠深植於孩子的心中。



演出地點與場次:
台北城市舞台(台北市八德路三段25號)
2010/9/24(五)19:30
2010/9/25(六)10:30、14:30、19:30
2010/9/26(日)10:30、14:30
2010/10/1(五)19:30
2010/10/2(六)10:30、14:30、19:30
2010/10/3(日)10:30、14:30

金童玉女 柯綠娃與馮國棟 美聲詠嘆獻唱

 中國聲樂界的金童玉女柯綠娃與馮國棟,應新象2010年「21世紀之星」系列音樂會的邀請三度來台,將於8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美聲音樂會,這是兩人首次共同合作的獨唱會,將演唱兩人最拿手的歌劇詠嘆調與二重唱。




柯綠娃與馮國棟是目前華人世界最火紅的聲樂家,兩人皆畢業於北京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他們在學生時代就是知名的班對,穩定的戀情已經維持多年。馮國棟高大帥氣,柯綠娃美麗動人,兩人在不論是演唱功力或是舞台魅力都極為出色,因此也被視為中國聲樂的金童玉女。








柯綠娃表示,演出的曲目經過精挑細選,除了表現他們兩個人的音色特質,更在歌劇的曲目中,挑選優美又動聽的女高音與男中音二重唱。在風格上,從古典、浪漫、20世紀作品,到中國民謠,讓觀眾聆聽到多元豐富的聲樂藝術。




2008年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的「世界華人星光之夜音樂會」中,柯綠娃與馮國棟的演出即受到觀眾極大的好評,而今年再度邀請目前在全球樂壇廣受矚目的青年音樂家,在聲樂部分就由柯綠娃與馮國棟擔綱,並與今年在羅馬國際音樂比賽榮獲最佳鋼琴伴奏獎的鋼琴家張佳佳合作演出。新象行政總監許博允表示,近年亞洲各國都在大力推動藝文,去年在馬來西亞舉行的亞洲文化推展聯盟年會中,柯綠娃與馮國棟受邀演出,即獲得極高的評價。今年在「21世紀之星」系列音樂會中邀請他們演出,希望在眾多商業操作的音樂環境下,回歸音樂的本質。





[21世紀之星]系列音樂會之四
柯綠娃馮國棟 美聲音樂會

鋼琴/張佳佳
曲目 Program
<你贏得了訴訟>選自莫札特歌劇《費加洛婚禮》 Hai gia vinta la causa, from Le Nozze Di Figaro by Mozart
<如天使般美麗>選自董尼采第歌劇《唐帕斯瓜雷》 Bella siccome un angelo, from Don Pasquale by Donizetti
<當我走在大街上>,選自普契尼歌劇《波西米亞人》 Quando menvo, from La Boheme by Puccini
<美好的一天>選自普契尼歌劇《蝴蝶夫人》 Un Bel Di Vedremo, from Madam Butterfly by Puccini
<我的末日就在眼前>選自威爾第歌劇《唐卡洛斯》 Per me giunto, Don Carlos by Verdi
<真奇怪,真奇怪>威爾第選自歌劇《茶花女》 E strano, e strano, La Traviata by Verdi
<終場>,選自柴可夫斯基歌劇《尤金‧奧尼根》 Finale, from Eugene Onegin by Tchaikovsky
<夏日時光>,選自蓋希文歌劇《波吉與貝絲》 Summertime, from Porgy and Bess by Gershwin
<我一無所有>,選自蓋希文歌劇《波吉與貝絲》 I Got Plenty Of Nothin, from Porgy and Bess by Gershwin
<貝絲,你現在是我的女人>,選自蓋希文歌劇《波吉與貝絲》 Bess, You Is My Woman Now, from Porgy and Bess by Gershwin
<緘默無語>,選自雷哈爾歌劇《風流寡婦》 Lippen Schweigen, from Die lustige Witwe by Lehar
<思戀>,新疆民謠
<滾滾長江東逝水>,曲:古建芬;詞:楊慎

聽覺與視覺的極致音樂饗宴

 打破世界五大國際鋼琴大賽之一「美國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30年來男性蟬聯金牌的魔咒,勇奪2001年第11屆金牌的俄羅斯美女鋼琴家歐嘉‧肯恩(Olga Kern),經過PAI鴻宇四年來的努力安排,受邀來台舉行巡迴鋼琴獨奏會,將演出蕭邦最知名的「第一號敘事曲」、「英雄波蘭舞曲」、「送葬奏鳴曲」、犀牛級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奏鳴曲」,以及古典樂超技名曲-巴拉基雷夫「伊斯拉美」等知名樂曲,皆是她最受國際樂壇歡迎也發行過唱片的高難度經典名曲,必能帶給台灣民眾一場國際級、充滿光彩絢麗的鋼琴盛宴。











當今國際樂壇上,少數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的世界知名女鋼琴家歐嘉‧肯恩,酷似梅格萊恩、莎莉賽隆,其才貌兼具,是來自俄國的音樂世家,家學淵源可追溯到柴可夫斯基、拉赫曼尼諾夫,曾榮獲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大賽金牌等十多個鋼琴大賽獎項。因兼具精湛又具爆發力的技巧與內斂深刻的詮釋而受到全世界樂評與聽眾的肯定,同時她更是知名古典音樂廠牌Harmonia Mundi的專屬音樂家。



肯恩如此令聽眾風靡的琴藝與舞台魅力並非無來由,有一部份是來自於她血液中音樂DNA。出生於俄國的音樂世家的她,自幼受到深厚的音樂環境薰陶,家學淵源可追溯至俄國最重要的兩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與拉赫曼尼諾夫,她的高祖母是鋼琴家,也是柴可夫斯基十分要好的朋友,祖母是常與拉赫曼尼夫搭檔演出拉氏聲樂作品的次女高音,雙親更是莫斯科音樂院教授及鋼琴家。



記者會上,肯恩十分風趣地分享她的故事,譬如她與拉赫曼尼諾夫「學琴」的奇遇。在她17歲比賽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大賽的前一晚,竟然在夢中夢到拉赫曼尼諾夫在夢中教她如何彈隔天要比賽的《船歌》,醒來後就有如神助般地精湛演出,也拿下大賽金牌。自此她漸漸能掌握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感覺拉赫曼尼諾夫像跟著在背後給她力量,與拉氏的精神同在。而臉上總是掛著微笑,熱愛音樂、生活的肯恩,其實也是個美食愛好者,對於這次訪台十分興奮,總是希望在旅程中探索獨特口味的她,也期待能嘗試台灣最特別與推荐的食物。



此次獨奏會,特別安排肯恩演出半場她最擅長的俄國作品,以及半場今年200周年誕辰的蕭邦作品,相信必能讓台灣民眾享受到一場國際級,並兼具聽覺與視覺的極致音樂饗宴。

《歐嘉‧肯恩2010鋼琴獨奏會》
【演出曲目】
蕭邦:G小調第一號敘事曲,作品23
蕭邦:降A大調第六號波蘭舞曲《英雄》,作品53
蕭邦:降b小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作品35
拉赫曼尼諾夫:降B小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作品36
拉赫曼尼諾夫:升C小調前奏曲,作品3之2
巴拉基雷夫:伊斯拉美